所在位置:首页 > 诸侯 > 正文

交关诸侯什么意思?

发布时间:2023-08-30 10:51:02 来源:网络 作者:

一、交关诸侯什么意思?

以下就是交关诸侯的意思

曹操杀杨修时,给杨修定了个“漏泄言教,交关诸侯”的罪名,意思是泄露国家秘密,结党营私,杀了杨修

二、杨修之死、杨修到底是怎么死的?

杨修为什么被杀?

依据这篇课文,杨修被杀可以归纳出三个原因:

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,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,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,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。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。

二是杨修恃才放旷,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,置军纪于不顾,一闻“鸡肋”就自动收拾行装,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,因此,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。明代李贽点评《三国演义》时对这件事曾写道:“凡有聪明而好露者,皆足以杀其身也。”即有此意。

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,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,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。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。

以上三条尽管角度不同,却都能成立──这是就解读小说而言。如果从历史上说,那就恐怕只有第三条是正确的。历史上的曹操非常重视人才,只要能为他的政权效力,即便像陈琳那样曾为袁绍著文辱骂他祖宗的人,他都愿意接纳,更何况是杨修,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。《曲略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杨修字德祖,太尉彪子也。谦恭才博。建安(汉献帝年号)中,举孝廉,除郎中,丞相(曹操)请署仓曹属主簿。是时军国多事,修总知外内,事皆称意。自魏太子(曹丕)已下,并争与交好。”《世说新语》中也有这方面记载(详见“有关资料”),都可以证明曹操对杨修的重视非同一般,说曹操嫉妒杨修的才能是没有道理的。

曹操杀杨修事,见于《三国志·魏书·任城陈萧王传》:“太祖(曹操)既虑终始之变,以杨修颇有才策,而又袁氏(袁术)之甥也,于是以罪诛修。”这是说杨修被杀跟曹丕、曹植之间的斗争有关,但《传》中没指出杀修的时间,也没有说明杨修犯了什么罪,而《曲略》中却说得比较详细:“植后以骄纵见疏,而植故连缀修不止,修亦不敢自绝。至二十四年秋,公(曹操)以修前后漏泄言教,交关诸侯,乃收杀之。修临死,谓故人曰:‘我自故以死之晚也。’其意以为坐曹植也。修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。”这就表明曹操杀杨修在他自汉中退兵,又过了三四个月之后,即建安二十四年(219)秋季,而此时距他本人的死期也仅“百余日”──这跟《武帝纪》说他死于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完全相合。由此大致可以推断杀杨修的决定是在他病重期间作出的,目的是剪除曹植的羽翼,以巩固他的接班人曹丕的统治,所以给了杨修一个“交关诸侯”的罪名。而杨修自知他跟曹植的关系太密切,处境十分险恶,但曹操处死他不在建安二十二年(217)立曹丕为魏太子时,而拖到二十四年秋病重之时,这对他来说的确是“死之晚也”。由此看来,曹操处死杨修是不得已的,他是为身后国家的安危考虑──陈寿说的“终始之变”可能就是这样的意思。

三、鸡肋的故事中涉及的两个人物是谁?

杨修和曹操

鸡肋的故事中涉及的两个人物是杨修和曹操,当时曹操攻打刘备是不占优势的,想要撤退,自己随口说了个鸡肋,却被杨修说,鸡肋,吃起来没肉吃,丢掉了又觉得可惜,说出曹操已经决定撤兵的想法。杨修当着众人面说出曹操的难处,被曹操记恨,后以“前后漏泄言教,交关诸侯”的罪名将其杀死。

曹操攻打刘备,亲自率兵去攻打汉中,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当时客观环境,曹操进攻捞不到好处,退又害怕被人耻笑,影响自己的权威,这是进退两难之境。当晚的口令,曹操随口说了个鸡肋,本来这是只有曹操自己知道其中难处的。偏偏杨修说,鸡肋,吃起来没肉吃,丢掉了又觉得可惜,曹操已经决定撤兵了。

杨修做为领导的秘书,猜透了领导的心思,应该帮助领导去解决这个进退两难之境。这时候,杨修该想着曹操一个台阶来下,需要一个事件来说明撤兵了合理性。精明的杨修反其道而行之,非但不帮着解决,反而将领导的难题说给众人听。这行为只是显示了杨修很聪明,但并不高明,从这个事件上来说,杨修是一个缺乏大智慧的人。

曹操作为军队的最高领导,是军队的灵魂,曹操一向赏罚分明,将军出征,无功必要受罚,且当时环境,曹操无法进攻,这是对领导智慧极大的考验。进攻无法有所进,刘备守着地势,况且汉中那地方,军队补给也是难事,损兵损粮,退害怕影响自己的权威,需要合理的撤退理由,这对曹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。

此时杨修又背后捅了一刀,害他失了威仪,曹操本来心胸并不宽阔,杨修的行为便是曹操不能忍受的。后面杨修被曹操以“前后漏泄言教,交关诸侯”的罪名将其杀死。

四、杨修是怎么死的

三国演义里 是以为他恃才放旷 目中无人 让曹操嫉妒,生气 借口把他杀了

真实的是在曹丕即位后才被杀的

呃 刚学过的课文 老师是这么讲的啦

  • 热门资讯
  • 最新资讯
  • 手游排行榜
  • 手游新品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