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首页 > 桃花源记 > 正文

>赏析(黄慎草书《桃花源记》)

发布时间:2023-09-03 18:41:09 来源:网络 作者:

一、>赏析

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赏析

●原文

晋太元中,武陵人,捕鱼为业,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,忽逢桃花林。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渔人甚异之。复前行,欲穷其林。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。山有小口,彷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

初极狭,才通人;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,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其中往来种作,男女衣著,悉如外人;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见渔人,乃大惊,问所从来,具答之。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讯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,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;遂与外人间隔。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,皆叹惋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数日,辞去。此中人语云:“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”

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及郡下,诣太守,说如此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,寻向所志,遂迷不复得路。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,闻之,欣然规往。未果,寻病终。后遂无问津者。

●背景简介

陶渊明(365~427),晋宋时期诗人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一名潜,字元亮,私谥靖节。浔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西南)人。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,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。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。他成功地将“自然”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;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,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;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,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。

《桃花源记》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,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。不过应当强调的是,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: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,一群避难的人,而不是神仙,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;他们的和平、宁静、幸福,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。古代的许多仙话,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,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,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。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,写《桃花源记》时已经不限于个人,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。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。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,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。

二、黄慎的绘画艺术有什么特色?

  黄慎( 1687-约1768年),字躬懋、恭寿、菊庄,号癭瓢子,别号东海布衣, 福建宁化人。自幼家境贫寒,早年学画于福建民间大画家上官周,后游历江西、浙江、江苏等地,定居于扬州,以卖画为生,与郑板桥为莫逆之交。他的绘画题材广泛,早年绘画以工笔人物、花鸟、山水等为主。

  后来他从怀素书法的研习中得到启迪,以狂草笔法人画,从而由工笔转向肆意挥洒的写意技法, 笔姿放纵,气象雄伟,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。他的作品多以人物为主,其次是山水、 花鸟、人物。他的人物画多取历史典故、神仙故事等为题材,用笔恣意,挥洒自如。他的花鸟画受徐渭的影响,笔墨潇洒洗练,形像简约,画风泼辣。

  

  山水画境界开阔, 注重诗意的表达,意境悠长。代表作品有《商山四皓图》、《伏生授经图》、《果老仙 姑图》、《醉眠图》、《墨菊图轴》、《芦鸭图轴》、《柳鹭图》、《荚蓉白鹭图》等。《果老仙姑图》取材于民间神话,画中张果老与何仙姑均用粗犷线条描绘,人物鲜明,表情生动,线条极富动感,是画家典型的融合狂草笔意的画风。

三、文言文:《桃花源记》全文

桃花源记
陶渊明(东晋)
晋太元中,武陵人捕鱼为业,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。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,渔人甚异之,复前行,欲穷其林。
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其中往来种作, 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。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
见渔人,乃大惊,问所从来,具答之,便要还家,设洒杀鸡作食。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讯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,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。遂与外人间隔。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晋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,皆叹惋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,皆出洒食。停数日,辞去,此中人语云:“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”
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及郡下,诣太守,说如此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,寻向所志,遂迷,不复得路。
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,闻之,欣然规往。未果,寻病终。后遂无问津者。

四、黄慎与酒的故事是怎样的吗?

  

黄慎,字恭寿,号癭瓢子,闽之宁化(今福建省三明市西部)人。是“扬州画派”的代表人物。据清代清凉道人《听雨轩笔记》载:黄慎少年时跟随同郡乡人上官周学画。由于悟力与勤奋,人物花鸟,山水楼台,皆画得惟妙惟肖。一天,他仔细地观看揣摩了启蒙师上官周的画作后,深感不及,叹道:“吾师绝技,难以争名矣!志士当自立以成名,岂有居人后哉!”之后,一连几个月,聚精会神,每天注目观看老师的作品,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。

  偶见唐代怀素的草书真迹,又琢磨许久。一天到市里闲转,突然大有所悟,立即闯进店铺索借纸笔,将自己所悟之感在纸上风驰电掣般地涂抹起来。画毕,拍案大笑说:“吾得之矣!”市里行人看到他的反常举动非常吃惊,以为他是个疯子。他创作的这副画,初看如草稿,寥寥数笔,形模难辨。

  当离开纸一丈多远时再看,倏忽往复,满纸飞动,精神骨力都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。他的老师上官周不无自豪地称赞说:“我的门徒中有黄慎,犹如王羲之之后有鲁公一样!”于是,黄的名声顿时远播大江南北,游历扬州等地时,受到人们的推崇。一次,他去友人家里饮酒。

  进门时,蓦然回头,见到友邻豆腐店主的女儿,内心非常喜欢她。想纳之为妾,却苦于无钱而不能娶回。于是画了一位仙女,装裱好挂在自己的画店。有一盐商见了,愿以重金购买,黄慎都没有卖。在盐商的细问下,黄慎实事实说。盐商为了得到这幅画,便花钱买来豆腐店这位女子送给黄慎,才换得那幅仙女画。

  画界一时传为美谈。

在“扬州八怪”中最喜欢饮酒的莫过于黄慎。据清凉道人《听雨轩笔记》载,黄慎,性嗜酒,前去求画的人全都以好酒款待他。酒筵上,黄慎频频饮酒,不计其数。纵谈古今,旁若无人。酒酣捉笔,挥洒迅疾如风。清人许齐卓《癭瓢山人小传》又说,黄慎爱饮酒但酒量不大,稍饮辄醉。

  醉后则豪兴大发,濡发献墨,顷刻间飘飘然可画数十幅。马荣祖在《蚊湖诗钞》序中也说,黄慎“酒酣兴致,奋袖迅扫,至不知其所以然”。这些民间笔记证明,黄慎的许多佳作,多创作于酒酣耳热之际。我们从字里行间,仿佛看到微醺后的黄慎,神旺意足,腕与心应,信笔挥扫的情景;凛凛然,天马行空,不可勒羁的气势与风采。

  

  他画的《醉眠图》里的铁拐李,无拘无束,四海为家,粗矿豪爽,不仅是黄慎酒酣时的杰作,也是他平素生活的一个缩影。郑板桥对莫逆之交黄慎的画作赞佩有加:“家看古庙破苔痕,惯写荒崖乱树根。画到神情飘没处,更无真相有真魂。”这是一个行家对黄慎一生名誉事业的酷评!。

  • 热门资讯
  • 最新资讯
  • 手游排行榜
  • 手游新品榜